为开展好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北京博爱同心慈善基金会积极协助和承担民盟组织部分社会服务工作和项目,由民盟中央指导,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具体协调,2024年5月基金会设立“民盟专项基金(项目)”。项目开展主要针对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河北省广宗县等欠发达地区开展助教助学项目、社区医疗援助等公益项目和协助民盟中央及各省市民盟组开展民盟“黄丝带”帮教工作。
一、“民盟助力教育帮扶”项目
从2023年开始,民盟中央在贵州省毕节七星关区开展“1+16+N”“地域+领域”组团式教育帮扶(“1”为民盟中央,负责整体谋划和统筹,“16”为十六个省级盟组织,“N”为多方面社会资源)。帮扶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对贵州省毕节七星关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全部轮训一遍,落实双师课堂、数字支教项目在439所中小学校全覆盖,一对一重点帮扶100所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完善100个民盟烛光图书室,奖励500位优秀教师,资助1000名困难学生。
资金投入:计划五年帮扶资金大约2000万元。
资金来源:通过盟员企业、爱心人士及社会各界等定向捐赠。
项目实施:以民盟中央和相关省级民盟组织为主体,与当地民盟组织、教育部门及受助学校共同实施。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具体指导,北京博爱同心慈善基金会具体协助,通过定向捐赠开展助学助教公益活动。
社会效果:促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每年受众人数约6万人次。
关键词:助教助学、资助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困难学校改善基础设施。
二、“民盟名医大讲堂”健康帮扶项目
在河北省广宗县开设“民盟名医大讲堂”项目,邀请首都个医院(三甲)知名医疗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医疗卫生专题讲座”、 慈善义诊、教学查房等;与北大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门医院等加强合作,通过医护人员培训、跟岗进修、科室共建等,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资助投入:计划3年约100万元。
资金来源:民盟专项基金、盟员企业和地方医院等支持。
项目实施:以民盟中央和相关省级民盟组织为主体,与当地卫生部门共同实施。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具体指导,北京博爱同心慈善基金会协助,共同开展此公益项目。
社会效果: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每年受众人数约5千人次。
关键词:普及健康卫生知识、资助困难患者就医(慈善义诊)。
三、民盟“黄丝带帮教—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公益项目
“民盟黄丝带-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公益项目由民盟中央、司法部联合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公益项目,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指导,北京博爱同心慈善基金会承担部分帮扶工作,主要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困难家庭开展帮扶工作,基金会联合各省民盟组织、司法行政及监狱系统等部门共同开展实施。
“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公益项目定期在监狱系统开展帮扶工作和爱心活动,第一、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困难家庭开展帮扶救助;第二、在监狱戒毒所开展“帮教亲情、慈善义诊、文化专题”等爱心活动;第三、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工作。
“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公益项目从2008年开展实施以来,先后在湖南省女子监狱、山东省女子监狱、湖南省未成年管教所、司法部燕城监狱、宁夏自治区女子监狱、北京市女子监狱、广东省女子监狱、广东省未成年管教所、山西省女子监狱、河北省深州监狱、河北省邯郸监狱、河北省上板城监狱、湖南省黎托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西女子监狱等80余监狱、戒毒所联合开展了“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帮扶工作,给部分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贫困家庭相关救助,同时在部分监狱开展了“心理咨询、慈善义诊、法律援助、亲戚帮教、文化专题教育”等爱心活动。公益项目开展17年来惠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女子及其困难家属和司法行政人民警察约6万人次。
“情暖高墙•关爱孩子”作为帮扶特殊群体的公益项目,在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指导下,帮助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贫困家庭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组成部分,我们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展帮扶救治,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促进作用,也是为预防和防范青少年未来犯罪作出有效贡献,对构建和谐、法治建设将会更有深远意义。
|